20090815京華城 XX尼寶寶爬行比賽

 

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阿

 

那就是亂

 

人多動線規劃的又不好

 

這也不能坐那也不能坐

 

我本來在餵奶就坐在一個類似噴水池的邊緣

 

她們的工作人員就跑來說這裡不能坐

 

還馬上圍起來

 

我還看到一個媽媽也在餵奶

 

就抱著孩子靠坐在她們的桌子上

 

又被工作人員請開

 

中斷了那個媽媽的餵奶

 

左看右看沒有適當的地方可以餵奶

 

後來我老公就跟工作人員說

 

人家在餵奶妳們又沒椅子給人家坐

 

又沒適當的空間可以餵奶

 

工作人員既然回答我老公

 

你們可以去美食街坐阿

 

真的是很............................

 

本來想說人多本來就不會有好的空間可以餵奶

 

跟本沒放心上

 

結果一聽到工作人員這樣回答我老公

 

還真的蠻生氣的

 

她們就只會再放教材區那裡擺了一推椅子給試用教材的坐

 

卻不願意給餵奶的坐一下

 

這樣也未免太勢利了ㄅ

 

我想我會因此不購買她們的產品

 

反正她們的東西也都貴的嚇死人

 

更離譜的是

 

説發放紀念品

 

拿回來一看裡面全是廣告文宣

 

會不會太離譜了一點

 

雖然有這些的不愉快

 

但是看到寶貝的表現就覺得好好笑唷

 

我家茶茶是一步都沒爬的留在原地

 

快笑死我了

 

現場有好多寶寶都一步都沒爬

 

一直到我離開現場才有2各寶寶爬到終點

 

因為人實在太多了

 

所以我們一行8個人

 

轉移到10樓吃ㄧㄢˊ查(不知道要打個字)

 

因為實在是太餓了

 

根本就忘了拍照

 

 

 

 

 

現場真的是人山人海

 

人真是超超多的

 

 

爸爸抱茶茶在準備區

 

 

 

一動也不動的茶茶

 

本來我想PO影片的

 

可是一直從新認證

 

但是一直收不到認證信

 

只好改PO照片囉


 

 

爸爸抱茶茶


 

 

嘉嘉表姐

 

很努力的叫紅茶爬

 

可是茶茶都不爬

 

哈哈哈....


 

 

大阿姨   大姨丈抱妍妍表姊   爸爸抱茶茶


 

 

一直瘦不下來的媽媽  茶茶  還有爸爸


 

 

爸爸 大阿姨   嘉嘉  姨丈抱妍妍  二阿姨抱茶茶(快抱不住茶茶)


 

 

大阿姨一家


 

 

二阿姨抱茶茶


 

 

 

在10樓用完餐之後

 

大阿姨她們先行離開

 

我就和爸爸帶著紅茶去逛台北地下街

 

買了一台PSP

 

以後媽媽無聊時就可以拿來殺時間囉

 

在火車站2樓用完晚餐之後

 

就回家囉

 

PS.現在火車站2樓規劃的還不錯唷

 

     有蠻多東西可以吃的

 

     不像以前都亂亂的還有一推外勞在哪裡

 

     我比較喜歡現在的火車站2樓


sherry(茶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0歲起培養寶寶專注力

採訪/陳逸馨
諮詢/台北榮總復健部職能治療師  陳玉蘭
             台北市早期療育評估中心主治醫師  吳貞瑩

1
歲以下的寶寶能維持專注的時間本來就很短,但只要用對方法,仍可訓練寶寶的注意力,為他日後的學習能力加分。
 
什麼是專注力?
專注力一般稱之注意力(attention)。關於注意力的定義,各家學者有許多不同的解釋,目前學界的定義是「選擇某些重要的訊息進行更詳盡的檢視,而忽略其他訊息的能力」。台北榮總復健部職能治療師陳玉蘭解釋,注意力一般有兩種分類方式,分述於下:
‧選擇性注意力(selective attention):能分辨出訊息是屬於重要或不重要,並且有效掌握重要的訊息。
‧持續性注意力(sustained attention):是指對重要訊息的專注持久度。而注意力是多向度的,人類具有視覺、聽覺和觸覺等方面的持續性注意力。
 
另一種分類為:
‧無意識注意力:指的是不經意且不帶任何目的地隨便注意。
‧有意識注意力:相對於無意識注意力,指的是集中注意力,有目的地注意某一些事物。至於低齡寶寶的注意力,大多是無意識的注意而非有意識的。
 
專注力對寶寶的重要性
注意力與聽覺、視覺、觸覺等發展息息相關,因此5、6個月大的嬰兒才開始有專注力,但僅可維持幾秒鐘。1歲半的幼兒對於靜止的事物集中力較差,對有興趣的事情只能注意5~8分鐘。到了1歲9個月,可以集中8~10分鐘。兩歲的幼兒平均能持續10~12分鐘的專注力,而兩歲半可延長至12~20分鐘。
 
1歲半到4歲的幼兒,是對細微事物開始感興趣的敏感期,而許多靜態活動,都需要寶寶靜下心且集中注意力在某一個物體上,才能從周遭的環境中學習。陳玉蘭治療師提醒家長,寶寶活動量大,無法專注太久,會不停轉換遊戲,爸比媽咪也不需要因此而動肝火,只要慢慢地延長活動的時間即可。
 
從小細節觀察寶寶的注意力
台北市早期療育評估中心主治醫師吳貞瑩表示,以1歲以下的寶寶來說,爸媽可觀察他在看東西時有無辦法「聚焦」,並維持一小段時間(以9、10個月大的寶寶來說,和他玩一些具有功能性的玩具,能維持2、3分鐘的注意力就已足夠),而在聚焦後是否能將焦點「轉移」到其他的事物上,來得知寶寶注意力的高低。許多人誤以為懂得聚焦就代表具有專注力,實際上轉移也是注意力的一種能力,倘若寶寶具有「聚焦」的能力,但在聚焦後不能「轉移」到別的遊戲或對象上,這樣的寶寶可能會比較固執,過於執著在同一個玩具或事情上。
 
注意力涉及的層面還包括深度、廣度等,不過這些部分在1歲以前的寶寶是看不出來的。1歲以下的小朋友,只要會和大人玩耍,並且能夠拿積木、丟東西、指認簡單的圖片,就表示沒有太大的問題。
 
寶寶專注力持續的時間本來就不若大人長,且每位寶寶的先天氣質本來就不同,造成活動量的差異性大,所以家長不用擔心孩子是否為「過動」。不過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孩子,在嬰幼兒期的確有一些早期的徵兆,如易怒、情緒起伏大、睡眠週期不穩定、活動量大、一樣玩具玩不到幾秒就換、無法靜下來聽故事、不容易被安撫、容易驚醒、不喜歡被擁抱、不喜歡躺著、換尿布時會一直想爬起來。假如孩子出現以上症狀的次數較頻繁,家長就要特別注意,若到了3、4歲情況仍無改善,就要帶孩子到醫院的兒童心智科,讓醫師及心理師作檢查。
 
影響注意力的4大因素
先天氣質、神經發展、生活環境、教養方式等原因,都會影響到寶寶的注意力。所謂的氣質是指早期就有的人格特質,包括活動量、反應強度、堅持度或注意力持續度、需要照顧的程度、情緒品質、適應改變的能力、生活的規律性等。在嬰幼兒或學齡前的孩子若有活動量大、常出現負面情緒、生活規律性不佳等情況,在長大後較可能發展為過動。現在醫學界及教育界常認定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原因如下:
 
Point1神經生理因素
此種狀況又可分為兩種,一為因腦神經傳導系統中化學因素不平衡,以及腦部網狀刺激系統無法節制腦部神經的警覺和興奮,所導致的腦部功能失調;另一因素是腦部發展未成熟,即因大腦額葉活動度較低,做腦電波圖時發現較低的腦部放電,血流量也較低所引發。
 
Point2環境因素
如:媽咪在懷孕期間濫用菸酒、孕期壓力過大、情緒不穩;另外,空氣和水污染、鉛及多氯聯苯等毒素,都是造成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危險因子。另外,吳貞瑩醫師說明,如果寶寶從小就缺少人陪伴,使經驗受到剝奪,其注意力與維持的能力相對的會比較弱,不過這類因素所導致的注意力不集中是可以彌補的,只要家長多給予寶寶機會學習,定能幫助寶寶迎頭趕上。
 
Point3遺傳因素
患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兒童中,父母或兄弟姊妹常會有相當高的比例也出現同樣的行為問題。因此,推測此症受遺傳影響可能性頗高,懷疑與基因有關。
 
Point4教養方式
陳玉蘭治療師表示,生理因素雖是造成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的主要原因,但父母若在教養方面沒有一定的標準與原則,會使孩子無所適從,強化孩子過動的情況,變成惡性循環。
 
用對方法 注意力提升!
Tip1適時的引導
當寶寶對周圍環境產生興趣時,可以邊帶領他邊和他說:「這是什麼啊?摸起來滑滑的,聞起來香香的,還有漂亮的顏色,這是我們吃的橘子。」你可以和寶寶一起討論這些觀察物,也可以建議他拿起來看一看、玩一玩或聞一聞,並從中幫助寶寶養成對事物專注、觀察及思考等能力。日後他也會將這種專注的觀察力應用在畫畫、學琴等其他事情上面。
 
Tip2規律的進行靜態活動
一天中找一小段時間,抱著孩子坐在小桌子前玩玩具、唸故事書,或是帶他翻翻書。吳貞瑩醫師建議家長,可從寶寶較有興趣的聲光效果玩具著手,若孩子持續的時間很短,爸比媽咪也別強迫他,只要再慢慢引導他延長活動的時間即可。所以一開始家長最好準備多種玩具,像是小積木、大圖案的厚紙板或布書、按鍵聲光玩具、車子玩偶等,從寶寶有興趣的玩具開始玩耍。
 
Tip3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儘量讓孩子一次做一件事。例如吃飯時就要求他坐在餐椅上和大人一起進食,不要邊吃邊看電視,也不要邊吃邊玩,甚至是追著他餵飯。務必要求孩子先做好一件事才能去做下件事,舉例來說,玩玩具時家長不要一次丟一大堆玩具給寶寶,而是把別的玩具先收起來,每次只先拿一樣玩具出來,並要求他玩完要自己收好。爸比媽咪可從旁予以適當的協助,但不可因為寶寶年紀小就全部幫他代勞,避免養成他依賴的習慣。
 
訓練0歲寶寶注意力的小遊戲
★找找看東西在哪裡
適合年齡:6個月以上
 
遊戲方法:將會發出聲響的金屬湯匙或玩具,當著寶寶的面丟到地上,看寶寶是否會循聲尋找掉落物品。有些孩子在此年齡會常故意把手中的玩具掉落在地上,此時爸比媽咪無需生氣,因為寶寶是在探索東西掉下來的過程,以及觀察父母撿東西時的反應。家長可利用此機會把他正在玩的玩具放到地上或藏起來,看他是否會跟著看,或是進一步去找尋玩具在哪裡。
 
注意事項:若孩子沒反應或注意力轉移開了,可先誘導他,例如:「熊熊跑到哪裡去躲起來了?」,若孩子因找不到而生氣或放棄時,可先把玩具露出一點,並繼續鼓勵他說:「熊熊的尾巴跑出來了!」,給他一點提示。
 
★嬰幼兒按摩
適合年齡:0~12個月
 
遊戲方法:觸覺刺激是人體最早發展的系統,對穩定情緒有非常大的幫助,可提供寶寶安全感,讓孩子自覺被愛、被重視,亦能強化其自信及自尊;父母可趁替寶寶換尿布的時候,用嬰兒油幫寶寶按摩,並在此時對小寶貝輕柔的說話,透過這樣的親密撫觸,學習觀察孩子的需要及解讀訊息,增進親子關係。
 
注意事項:
1.選一個乾淨清爽的地方,將毯子或大毛巾鋪在地上,讓寶寶能舒服地躺著。
2.開始動作前先告訴寶寶,並隨時注意寶寶的反應,不要勉強。
3.動作要輕柔有規律,從少量再慢慢增加。
4.選用天然的植物按摩油,如杏仁油、葡萄籽油。
5.先從腿部、背部等較不敏感的部位開始,避開胸部、腹部和臉部。孩子剛吃飽時、生病或不舒服時,也不適合進行按摩。
 
★塗鴉遊戲
適合年齡:10~12個月
 
遊戲方法:準備高度適中的小桌子及小椅子,以及大張的白紙與粗蠟筆,可讓寶寶隨性在上面塗鴉,不用要求他把顏色塗在限定範圍內。等寶寶一歲時,可帶著他的手說:「下雨囉!」練習畫直線或橫線。此活動除了可讓寶寶慢慢適應桌邊活動的規矩,讓他比較坐得住外,也可同時訓練手眼協調能力及運筆能力。
 
注意事項:
1.若孩子無法獨立坐在椅子上,可準備高度適合的小檯面當桌面,家長從後環繞著他,預防寶寶跌倒。
2.蠟筆比彩色筆更能訓練寶寶的手指力氣,且因寶寶的手部發育未成熟,宜儘量選用安全、無毒、顏料可食用的胖胖蠟筆。
3.不需特別糾正寶寶的握筆姿勢,此年紀的孩子手部發展還未成熟,握筆會採整個握住的方式,這是正常的。
 
★爬行比賽
適合年齡:6~12個月
 
遊戲方法:當寶寶6個月大已開始發展出爬行的動作,且認知發展漸趨成熟,能較理解大人的指令時,爸比媽咪就可從遊戲中引導孩子多爬,讓孩子得到足夠的本體刺激,家長可跟寶寶玩爬行比賽,比賽誰先爬到目的地,並在途中設障礙物引導孩子繞過,或準備紙箱做成的隧道讓寶寶穿過,也可拿玩具引誘孩子往前爬。
 
注意事項:
1.在地上鋪上保護墊,以防寶寶手臂及膝蓋摩擦到,並可預防跌倒。
2.可在地上鋪毛毯或不同材質的布,讓寶寶爬的同時也能得到各項觸覺刺激。





《MamiHome媽咪窩》
2009/9月號


(資料來源:MamiHome媽咪窩 提供)

 

 

 

若又侵權煩請告知會馬上刪除


sherry(茶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昨天晚上大約9:30時

 

茶茶為了拿拖鞋

 

整個人扶著電視櫃站起來

 

可能是第一次站立

 

重心不穩

 

結果整個人就跌倒了

 

先是側身跌

 

後來重心不穩整各往後跌

 

撞到了後腦杓

 

本想他這樣爬起來一定會跌倒

 

正在往他的方向走時

 

結果媽媽還沒走到

 

他就摔了下來

 

跌再磁磚上一定很痛

 

茶茶哭了好一會兒

 

還好到睡覺前活動力都還蠻正常的

 

晚餐也喝的很ok

 

今天的第一餐也很的很正常

 

因該可以稍微放心了

 

不過茶茶阿

 

你沒事去拿什麼拖鞋阿

 

就是不想讓你拿到

 

所以才放高

 

結果你竟然站起來去拿

 

真是服了你

 

也不想想自己還不會站

 

就想站著拿東西

 

你唷

 

還是多爬爬ㄅ

 

媽媽不希望妳那嚜快就會站

 

畢竟你才7個多月

 

寶貝等你10各月時學站好嗎????

 

媽咪愛你唷

 

昨天對不起喔

 

來不及去抱你

 

 

 

sherry(茶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

 

就為了拿拖鞋

 

卡在門檻上

 

超好笑的

 

 

 

不要阻止我唷

 


 



sherry(茶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第一次吃米餅

 

不太敢吃

 

都用舔的

 

舔到整各都是口水


 

 


sherry(茶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今天大阿姨經過我門家

 

抱了一大箱的禮物要送給茶茶

 

可是媽媽看了一下

 

只有CD和地墊現在可以讓我玩

 

其他的東西都要等我再大一點才可以玩

 

媽媽要把他通通都收起來

 

那兩隻娃娃

 

媽媽一定會自己偷偷玩

 

我要把媽媽看緊一點

 

那他沒時間去偷玩

 

 

 














sherry(茶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康:健保局補助健保保費

 

 

報給您知! ~~~  趕快辦吧! 能省則省!!
 
親朋好友們:
找時間先來辦這件事吧!也許你並不知道,健保局也不會告訴你。
今年6月份,開始受理"煙品健康捐"補助健保保費。

你要先備妥父母,自己,配偶之身分證,印章,及子女的戶口名簿
到國稅局免費索取{所得資料清單}(每人1)

填寫煙捐補助申請表(健保局網站可以下載)
最後,備齊申請人身分證及全家戶口名簿影印本,連同以上資料,送到各地健保局就可以了。

這項補助只審核年收入,你鄉下那2甲土地,不會影響,放心!緊去辦。


補充說明:
倘有疑問請洽健保局:0800-030598
全年總收入若未超過120萬元,自申請當月起可以補助50%健保費;
收入120~~160萬,可以補助25%
如果你是超過160萬,那……那就轉寄或轉告給別人,做點功德也好

煙捐試算表

http://tw.mysafe.org/modules/wfdownloads/singlefile.php?cid=5&lid=85

描述: 菸品健康福利捐補助全民健康保險保險

sherry(茶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妻子的空位

 

一篇很值得分享的故事: (令人心酸...)

我的妻子因為意外事故離開我身邊已經四年了,我想,妻子留下不會做任何家事的我和孩子,她的心有何等難過呢?我也因為無法兼顧父母雙親的角色而感到挫折。有一天我為了出差,清晨趕出門,無法將孩子打點好就得離開家,正巧前一天有剩下的飯,我熱了蒸蛋,向還沒有睡醒的孩子交代一聲,就出門去了。

為了照顧好孩子飲食三餐的事,我也無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有一天晚上回到家,我只是很簡短地和孩子打個招呼,就因為身體疲累,不想吃晚餐,脫掉西裝之後就直接往床上躺下。就在那個時候,砰的一聲,紅色的湯汁跟泡麵瞬時弄髒了床單和被單,原來有碗泡麵在棉被裡!這小子真是的,說時遲那時快,我即時拿起一個衣架,跑出去,往正玩著玩具的兒子的屁股就打,因為我實在是太生氣了,所以不停地打他。但就在這個時候,他邊啜泣邊說了一段話,使我停了下來。

兒子告訴我說:「飯鍋裡的飯早上已經吃完了,晚餐在幼稚園吃了,但是到了晚上,爸爸還不回來,我就在櫥櫃的抽屜裡找到了泡麵。可是我想到爸爸說不能亂動瓦斯爐,所以我就打開洗澡的水龍頭,用熱水泡了泡麵,一個自己吃,另一個想留給爸爸吃。

因為怕泡麵涼掉,所以我就把它放在棉被裡,等你回來。可是因為我正在玩向朋友借來的玩具,所以忘了跟爸爸講。」

我不想讓兒子看到我在流淚,所以衝到洗手間,將水龍頭打開,大聲地哭。過了一陣子之後,我打起精神來,一面哄著兒子,一面也在他屁股上擦藥,讓他上床睡覺。當我清理好泡麵弄髒的床單和棉被後,打開兒子的房門一看,發現他仍舊發出哭泣聲,手裡還拿著媽媽的照片。我把頭靠在房門站了許久,看著這一幕。

自從在一年前發生這件事之後,我為了扮演好媽媽的角色,更加用心地去照顧他。現在兒子快七歲了,不久後就要從幼稚園畢業,進入國小讀書。慶幸的是,兒子在這段時間毫無陰影,很開朗地成長。

就在不久前,我再一次打孩子,因為幼稚園來電話說,兒子沒有去學校,我心裡覺得很不安,所以早退回家,在整個社區裡大聲地喊他的名字,卻是遍尋不著。後來在文具店的門 ?f,看見他站在電玩的前面,於是我很生氣,又開始一直打他。兒子並沒有說出任何的解釋,只說了聲對不起。後來我才知道,原來剛好是幼稚園要邀請媽媽去看才藝表演的日子。

發生這些事的幾天後,兒子回家說,他在幼稚園裡學了寫字,從此他經常關在自己的房間裡不出來,很認真地寫字。我看到兒子這個樣子,想到妻子在天國也一定會因為看到他這樣而微笑,我就無法忍住淚水。

時間很快,又過了一年,到了冬天,街頭上都在播放著聖誕節的歌曲,我的兒子卻又闖了一個禍。我正要下班的時候,接到一通社區郵局的電話,說我兒子把一綑沒有寫地址的信,惡作劇地放在郵筒裡。每年到了年底,正是郵局最忙碌的時候,所以這對他們造成很大的困擾。雖然我已決定不再打孩子,但在急忙趕回家後,叫了兒子來,我又忍不住痛打他一頓。兒子這一次只是說他做錯了,卻沒有講出任何理由。我把他推到一個角落,不管了,自個兒跑到郵局領回那一綑惡作劇的信。我把信丟到他眼前
說:「你為什麼要這樣惡作劇?」兒子哭著回答說:「這些信是我要寄給媽媽的。」


當時我的眼眶紅了起來,心裡很激動,但是因為在兒子面前,所以我盡量隱忍住沒有表現出來。我接著問他:「那麼,為什麼一次寄這麼多信呢?」兒子回答說:「以前我要把信投進去的時候,因為個兒太矮,所以沒辦法投入,但是最近我再去郵筒時,已經搆得到了,所以我就把以前沒有寄的,一次全部都投進入了。」

我聽了以後,心中一片茫然,不知道該對孩子說什麼話。過了不久以後,我就跟他說:「媽媽現在在天上,以後你寫完信,把信燒了,就能送到天國去。」等孩子睡著之後,我到外面燒了那些信。我很好奇到底孩子想跟媽媽說些什麼,所以讀了其中的幾封信。 而當中有一封信攪動了我的心。

親愛的媽媽:
我很想念你!媽媽,今天在幼稚園有才藝表演,但是因為我沒有媽媽,所以沒有去參加,我也沒有告訴爸爸,怕爸爸會想念媽媽。爸爸到處去找我,但我為了讓爸爸看到我很開心的樣子,所以故意坐在電動玩具面前,雖然爸爸罵我,但是我到最後也沒有告訴他原因。媽媽,我每天都看到爸爸因為想念媽媽而哭泣,我想爸爸也跟我一樣,很想念媽媽吧!但是,媽,我現在已經記不清楚你的臉。媽媽,請你讓我在夢中,再一次能夠看到你的臉,好嗎?聽說把想念的人的照片放在懷裡睡覺,就會夢到那個人。可是,媽媽,為什麼你沒有出現在我的夢裡呢?」


讀完這封信以後,我就開始嚎啕大哭。到底什麼時候,我才能填補妻子的空位呢?

給已經結婚的女同事:

不要加太多班,工作做不完,一定是公司的某些地方出問題了,一定要將問題反應給妳的老闆,一直加班也不見的有用的,請務必要照顧自己的身體,才可以好好疼惜妳的小寶貝。

給已經結婚的男同事:

不要喝太多酒,不要抽太多煙,請問我們的生意,我們的客戶,有比我們的身體重要嗎? 一定要想一想,有沒有辦法做到客人非我們不行,我們的差異化在哪裡,我們是否真的懂客人的心,這比拼命喝酒,還重要,請務必要照顧自己的身體,才可以好好疼惜妳的小寶貝和你的愛人。




看完內容,心裡覺得好酸...

時時關心身邊的人,

不要想著等我以後有錢時再如何如何,

因為,誰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呢?

誰知道有多少個以後呢?    

sherry(茶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周玗玗 專家/坐月子中心督導鮑惠萍

寶寶生下來就會哭,可是很多爸媽卻害怕寶寶哭泣。

寶寶一哭就叫人手足無 措,可是,也不要因此就剝奪他哭的權力喔!

寶寶是以什麼來宣告他的降臨呢?那就是哭。如果新生兒哭不出聲,肯定爸媽和醫護人員都會很緊張。可是從此以後,爸媽卻開始懼怕寶寶的哭泣,有些媽媽甚至會受不了和寶寶一起哭。

通常爸媽在聽到寶寶的哭聲後,會搶在第一時間抱起來哄。與老人同住的家庭更是如此,一旦哭聲響起大家搶著來抱。從而養成寶寶一哭就必須抱起來哄才能安靜的條件反射,進而更會幫寶寶學會用「哭」來威脅爸媽。

哭有什麼作用?

哭是寶寶情緒的宣洩,告訴你他的不滿,同時也是寶寶的一種運動。在寶寶不會翻身、坐、爬等等自主運動的時候,哭是他們鍛鍊肺活量的好方法。

提到鍛鍊寶寶的肺活量,現在有的爸媽熱衷於嬰兒游泳,卻往往忽視哭這一項最基本、最簡便的運動。其實,讓寶寶每天哭一會兒是有益身體健康的,寶寶在哭的過程中得到了很好的運動。

很多保母都說,月子裡每天累計哭上半小時的寶寶,以後會好帶許多。許多新生兒除了睡覺就是喝奶,如果經常更換尿布又不會有尿濕的不適感覺,很少會哭。媽媽們應當適當製造讓寶寶小哭一會兒的機會,例如寶寶餓的時候不要立刻餵奶,讓他小等一會兒。

如何面對寶寶的哭

不剝奪寶寶哭的權力,但並不是說就眼看著他哭而不管。首先,要考慮寶寶是不是有不舒服,是否尿布需要更換?或是餓了等等。如果寶寶只是想要得到關注和撫慰,不一定要抱他,只要與他牽牽手、說說話即可。不以抱作為安慰的最終模式,否則以後可能很難戒掉哭與抱的聯結。

另外,不要讓眼淚流進耳朵裡,否則會引起中耳炎。為寶寶適時擦拭淚水也是安慰的一種方法。

不要讓寶寶長時間大哭不止,千萬不要哭到嗓音嘶啞、肚臍突出甚至上氣不接下氣。如果哭得很厲害,還是可以抱起來哄一會兒,等哭聲暫止時再放回小床。如果寶寶馬上又開始哭,不要立刻抱起,還是要先用其他方法來安慰,用實際行動讓寶寶明白:哭不是用來威脅爸媽的武器,這種要脅無效,也可以用語言明白地告訴寶寶,可別認為小寶寶完全聽不懂。

適度的哭有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爸媽不用過分擔心。

 

本文來自:聰明寶寶電子報

sherry(茶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8月新制》低收入小孩 公幼免費

自由 

〔記者胡清暉、林曉雲/台北報導〕教育部九十八學年度起實施「扶持五歲幼兒教育計畫」(扶幼計畫),擴大補助對象及額度,低收入戶和中低收入戶孩子就讀公立幼托全部免費,私立幼托則補助五到六萬元。

同時,九十八學年度起針對五歲幼兒就讀公私立幼稚園、托兒所者,補助家戶涵蓋年所得八十萬元(含)以下家庭,一百學年度起補助家戶年所得一百一十萬元(含)以下家庭。預估計畫受益人數,九十八學年度達十萬四千人(占總幼兒數五十一.一%),一百學年度達十三萬人(占總幼兒數六十六.一七%)。

此外,為了讓學前身心障礙幼兒接受適性特殊教育,八月新學年起, 四足歲以上未滿五足歲(九十三年九月二日至九十四年九月一日出生),經鑑輔會安置就讀於公私立幼托園所的身心障礙幼兒,也將提高教育補助費用。

滿四足歲的幼兒若就讀公立幼托園所,一學年補助六千元(新增補助),就讀立案私立幼托園所,一學年補助一萬五千元(原補助一萬元)。至於滿三足歲(九十四年九月二日至九十五年九月一日出生)就讀立案私立幼托園所,一學年補助一萬元。

此外,國中生及高職生這學年起選讀公私立高職「實用技能學程」、「夜間部進修學校家戶所得三十萬元以下」、「產業特殊需求類科」及「建教合作教育班」四類公私立高職,將可完全免學費,由教育部補助公立高職一學期五千多元學費、私立高職二萬二千多元,預估受惠人數十一萬兩千多人。

sherry(茶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